当前位置:首页 > 佛教经典 > 生活禅(五十八)

生活禅(五十八)

来源:九华山圆通寺 日期:2011-12-06 08:39

学习独立,不作欲望的奴隶
我们都受到欲望的驱使,欲望控制着我们。每个人都有欲望,想吃好、穿好,希望过得快乐,看起来好像没有不对,但并不究竟。外表的这种快乐,代表内心不知足,终将永远痛苦。所以我们要有一种觉醒,学习独立,不需要别人的爱,不需要别人关心的眼光,自己要活得自在,不要作欲望的奴隶。

不要拒绝你的情绪 终止内心暴力
当我们抑制我们的情绪,而且拒绝注视我们的伤痛,我们就是在做对抗自己的暴力行为。非暴力的修习就在此地,就在当下,就在辨识出我们自身的伤痛或绝望。不要在我们的情绪上制造战场,或拒绝我们的情绪;只要辨识出我们的情绪、拥抱它们,并转化它们。

好的心态决定好的命运
当我们以积极的心态生活,就会发现许多美好的东西;而当我们以消极的心态生活,就会发现许多沮丧的东西;生活的快乐与烦恼,全在于你对生活的态度。乐观向上,好运不断;失落沉沦,厄运陪伴。逆境时,不妨换一个角度来思考,凡事往好处想,因为,好的心态决定好的命运!

内在的完美和全然
对外面的较劲和执着是没完没了的,因为当你认为拥有的时候,它却可能会像气泡一样化为无形。发现你内在的真理,有人把它叫做真我,也有人把它叫做平常心,古人把它叫做道、叫做禅,实际上他是你内在的全然。

管“闲事”的智慧 善用其心 善待一切
面对“闲事”,不该你管,不管就是了。该你管的时候“有条依条,无条攀例”,按照规矩去做就是了。管“闲事”时只要秉着“感恩、包容、分享、结缘”、“善用其心、善待一切”的思路去做,绝对水到渠成。

禅心三无——无忧 无悔 无怨
禅心,要修禅,要有一颗禅心,首先我们要做到第一无忧,第二无悔,第三无怨。希望我们记住这禅心“三无”。在平时经常反观内照,现在心里是不是有忧了?是不是有悔了?是不是有怨了?经常反照,经常的自净其意。自净其意就是不断的反照,不断地把自己心里面忧、悔、怨净化,转化,放下。

人往往被自己盲动的欲望导演
佛陀说:人生譬如烧香,随着情和欲,竭力追求名声显著,遗憾的是终究逃不出香尽名灭。又如海滩上沙子堆积的建筑,轰然倒塌,枉功劳形。欢喜也罢、懊恼也罢,大限来临时,回首望去,天地间惟余一缕青烟。生死不可悲,可悲的是,人往往被自己盲动的欲望导演,才出幻梦,又入幻想,劳碌奔波,苦恼一生却不知。

以禅者的慧眼看世界万里无云
以禅者的慧眼看世界,触目都是菩萨。水月相忘浑然一体,珠光交映圆融无碍,饥餐困眠天天都是好日子,山石点头处处充满情和意。翠竹黄花皆佛性,白云流水是禅心。千江有水千江月,万里无云万里天。

要有容人的气度,凡事不必太过计较
心胸狭窄的人极度敏感,不经意的一句话,就能把他伤得体无完肤,跟他相处就像守着一颗“定时炸弹”,时时提心吊胆,不知何时就会突然爆炸;心胸宽阔的人豁达大度,不但自己不会整天患得患失、怨天尤人,也会给周围带来平和安乐,让人不由自主想与之接近。所以,容人的气度非常重要,凡事不必太过计较。

取与舍之间,总是让人难以抉择
有时既然不能放弃追求,就要承受为追求理想可能承担的苦痛。其实放弃容易承担很难,抱怨容易理解很难。取与舍之间,总是让人难以抉择,抉择之所以如此艰难,常常是因为我们内心舍不得放弃,摇摆不定。所以不能把目光局限于眼前失去的东西,应时刻保持一颗感恩的心,感谢生命,感谢生活中旁人所给予的。

0.045821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