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佛教经典 > 星云大师谈:佛也要结善缘

星云大师谈:佛也要结善缘

来源:九华山圆通寺 日期:2012-05-08 08:06

有一个长工看到主人拥有一尊金佛,每日礼拜,心中感叹自己穷困,连想要拜佛都没有机会。有一天,趁着主人不在家,他悄悄地走到佛像前面礼拜。但是事不巧,恰被主人回来看到了,厉声责骂他:"你有什么资格拜我的金佛?"长工不得已,只好在砍柴的时候利用一根木材,动手刻了一尊佛像,供在自己简陋的住处礼拜。

 

这天,主人发觉他家后院人来人往,原来都是到长工住处礼拜木佛。主人非常生气与嫉妒,声言要让金佛与木佛比斗,看看究竟哪尊佛计较厉害。比赛开始后,初时两佛推挤,势均力敌;但过不了多久,金佛渐渐屈居下风,终至不敌木佛而倒地不起。主人就责怪金佛:"为什么你连木质的佛像都不如?"

 

金佛说:"你看那一尊木佛,每天有多少的信徒带着供果前往上香礼拜,他受了那么多的香火,自然力气充足;我虽然是金佛,但是你不肯把礼拜供养的机会分享大众,所以我敌不过木佛而不支倒地,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,有什么好奇怪的呢?"


 

量有而用

 

银行里的存款要"量入为出";生命从另个角度来看是时间的存款,要"量有而用"。

 

有的人的一生,老天给他数十年时间,他不知道如何全排运用。例如,童年应该读书,他偏要游玩;中年了,应该要做事,他想到读书。等到老年了,应该要为自己保留一些余力,他又去为儿孙效力,搞得自己精疲力竭、焦头烂额。人生可以用一些时间去做一点善事,结一些人缘,他偏要去打牌、喝酒、跳舞,浪费了时间,到最后自己生命中的花种不能结果,岂不可惜!

 

如果时间是金钱的话,每个月的所得,应该用五分去顾念家庭、儿女、亲人的生活;另外要以二分去为社会公众服务,做社会的义工。再有一分留给自己,过着宗教发心、奉献的生活;剩下的二分,要做旅游、参学,以及正当娱乐、运动等。

 

时间的存款分配得当,生活的安排一定均衡,步调一定适中,也就容易拥有健康、幸福的人生。

 

一句话的影响

 

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,有时候因为父母、师长、朋友、亲人所讲的一句话,而改变了一生。

孔子的弟子颜琛,人虽聪明,但不立志,后来因为孔子的一句话:"你不愿意苦学,我也从来没有指望你成为大材。"颜琛经此刺激,闭门谢客,发心苦读,终于在三千弟子中获得成功。

 

唐朝时,丹霞禅师本来是一名士子,在进京赴考途中,遇见一位出家人对他说:"选官不如选佛。"他当下改变主意,到寺院出价参禅,而成为一代悟道德高僧。

 

创办生命线的曹仲植先生,太太要他皈依佛教,要他礼拜,他非常反感,几乎要成叛徒。但一位法师在旁边说:"行佛就好,不一定要拜佛。"他听了非常开心,认为行佛我做得到,所以后来便成为佛教的一位大护法。

 

一位教授,有人劝他参与"九二一"赈灾,他悭吝不肯捐钱倒也罢了,还放大声音说:"我什么人都不救济。"法师说:"难道要受灾的人来救济你吗?"一句话之下,当头棒喝,如梦初醒,后来一改而为一个乐善好施的知识分子。

 

一句话的影响,有时超乎想象。

 

奇妙的缘

 

因缘实在是宇宙人生最奇妙的真理!

 

世间万事,成也因缘,坏也因缘,人生的聚散总是缘!

 

缘在哪里呢?在我们的手中,在我们的口里,在我们的心意之内。

 

很多的好事,因为一句话破坏了因缘;很多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事情,因为有人从中给予一点助缘,反而使其成功了。

 

我们多给别人一些好因好缘,可能别人也会给我们一些好因缘。

 

***

 

凡事好坏,多半自作自受,既不是神为我们安排,也不是天意偏私袒护。业力之前,大家机会均等,没有特殊例外,好坏与否,只看自己是否能应机把握,随缘得度。

 

***

 

人生在世拥有的不一定真实,世上一切都是因缘和合,重在彼此相互的关系。世界非个体,是要彼此相辅相成。对不悦不喜的人,要懂得"珍惜",就如打篮球要感谢所有敌手,球才玩得起来,因为我们的生存跟这些人都有关系。

 

***

 

人生的际会只是碰面刹那的机缘,相接触后,就要各奔东西,故要珍惜这段相处的因缘,借着大众的力量来扩大自己、超越自己,因世界上任何事情,都要等待时间的成长,所以凡事不要太短视。

 

***

 

有怀才不遇的情愫者,中间必定缺少一份"缘",要知苦恼、知惭愧。愚者也有一得,认识清楚自己的长处、缺点、过失,并刻苦铭心地去改过。只要有条件不怕没有伯乐欣赏,就怕自己不是千里马。

 

空欢喜

 

有一个乞丐,省吃俭用买来一张奖券,居然幸运地中了特奖。他拄着拐棍一路走一路得意地想,一旦领了奖金,就可以永远摆脱贫穷,再也用不着身上这些破烂家当,于是随手把破帽破碗和拐棍往河里一丢。回到家,才忽然想起,奖券不是藏在拐棍中吗?

 

古代某位国王,一时兴起,许以十二头牛为代价,请一位音乐家为他弹琴,音乐家觉得天大的好运来了。事后国王却反悔说:"琴声只是让我空欢喜一场;就如我说要给你十二头牛,也只是给你一场空欢喜一样。"

 

侥幸获得的,很容易因自己、因别人而失去。


 

要独立,不要孤僻

 

富士山之所以被日本人尊敬且视为精神象征,因为它独立,从四面八方看去,巍峨耸立,傲然不动。

 

独立是追求生命的自主精神,具备自给自足、生生不息的能力,但是,宇宙万物都离不开因缘,同体共生,因缘和合,每一个东西。如地水火风,彼此可分可合,可合可分。因缘聚,则和合;因缘灭,则各自独立。

 

有的人把自己的孤僻说成是独立,其实独立不是孤僻,独立的人,心中有大众;孤僻的人,心中只有自己。

 

酸葡萄变甜葡萄

 

见不得别人好,说话酸溜溜的,这是一种酸葡萄心理。酸葡萄心理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。不过,酸葡萄只要经过阳光和风的催化,一样可以转变成甜蜜蜜的葡萄。

 

酸葡萄性格的人,固然是气度不够、眼界不宽、修养不够;但也可能是他尚未成熟时,遇不到阳光和风的照拂,反而受到虫害、霜雪的侵袭,苟责无益,唯赖转化酸涩的体悟与因缘。

 

对没有能力改变的环境,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力量,等因缘成熟后再说,凡事不要着急,着急易起烦恼。

 

也不要羡慕别人的财富与福报,要赶紧播种、结缘。

 

致富的知识、方法,你不去了解。怎么会有财富呢?"广结善缘"你没有积极实践,怎么会由因缘带来福报呢?

 

***

 

人人都希望好运,却不知善缘是好运之因,好运是善缘之果。春时不下种,秋冬哪里有收成?

 

当然,做了一点好事,结了一点善缘,也不必希望马上就有回报。有时春天播种,秋天就能收成;有时今年播种,明年就收成;有时现在播种,多年以后才能收成,难以逆料。重要的是,随时有结善缘的美意和行动。

 

因果之间是相互的关系,有时候因中有果,有时候果中有因。总之,"善缘好运"就是好因好果的关系;欲得好运,就从广结善缘开始吧! 

 

 

0.046906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