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佛教经典 > 佛法中的因果业报

佛法中的因果业报

来源:九华山圆通寺 日期:2012-05-11 09:39

我们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?为什么到世间来的?

这个问题曾经有人问过释迦牟尼佛,我想不止一个人,肯定有很多人问过。佛的答复,一句话,「人生酬业」。你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?酬偿你过去所造的业因。过去生中造的善因,你到这个世间来享福,果报,善有善果,过去生中要做的恶因,那你得受苦,不善一定得苦报。他把这个事情讲清楚、讲明白,我们才真正晓得,一生的遭遇,无论是顺境、是逆境,善缘、恶缘,善缘你一生遇到的好人,恶缘一生遇到坏人,全是命里注定的。真的古人所谓「一生全是命,半点不由人」,你自己不能做主,所有一切遭遇都是过去世的业因,现前这是果报。通达、明白了,我们的心就安了。

所以古人讲心安理得,心为什么安?道理明白了,不再打妄想了。理明白心就安了,心安了道理就明白了,这互为因果。明了之后我们知道应当好好做人,业障要消。消业障就是逆境里头、苦难的时候要能忍受,不怨天、不尤人,自己造的自己要承当,平平安安度过好,业消掉了。这一生起心动念、言语造作再不造罪业了,认真努力断恶修善。善行的根本就是孝顺父母、尊敬师长。佛四十九年的讲法,大多数也是计说“因果”。因此,三言两语也很难说得清楚。在这里仅仅是说一说因果的几个特点。

一、善有善报、恶有恶报
  什么是“因果业报”呢?“因”就是一切事物的成因,“果”就是事物的结果,“业”  就   是造作。平时我们做顾善事,就叫“善业”,做了恶事,就叫做“恶业”。造就了“善恶业”必然会产生善恶的报应,这种报应就叫“业报”。受报的结果就是“果”做善恶事情的起因,就叫“因”。
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我们瞩目四望,世界万物无不是如此。“罪福响应,如影随形”,打人一拳,必挨人一脚,没有做善不得福,做恶不受报的道理。人们所做的善恶业,如车,行走过后,留下的车辙印一样;如人的影子,走到哪里,它跟到哪里一样,谁也逃脱不掉果报的追逐。因此,做事要三思,莫做亏心事。
同时 人所造作的善恶业,这种力量非常的大。佛说有四种不可思议力,就是佛力、神通力、龙力、业力。袭的力量大,神通变化力也不小,但是都没有业力大,就是佛力,也不能随意转消定业。因此,只要身在生死界中,造了了善恶业,逃是逃不掉的。从前有四位仙人,各个神通自在,当他们阳寿已尽,小鬼前来捉拿时,都各显神通,上天的,入地的,钻须弥山的、入海底的,但是一个也没能逃掉。从这件事右看出神通力还是大为过业力的。
 二、自己做业,还要自己受
一个人造做的善恶业,不能抵消,也不能由别人代替。如做了一件事中夹杂着善和恶,则分头受报,不会抵消;如一个做善事之中含有一点恶事,这个人善的部分受善报,而恶的那部分还要受恶报。这种业报丝毫不能杂乱,一码一码。另一方面,业果也不能替代,比如说生病,“病”就是前世业果,多么近的亲人有了病也不能替代。吃饭,睡觉也是如此。“父作不善,子不代受,子作不善,父不代受”。这是定律,那么我们平常所说的“造恶之家,多出败子,不孝之家,多出忤逆”是怎么回事呢?这是由于家中有造恶的人,由于恶业招感来不孝的子孙,这是共业感招。就犹如:臭鱼招来苍蝇的道理一样。
 三、无缘不生果
“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”。这是人人都懂得的道理,丝毫都不会差。但是有瓜籽也不一定能吃到豆。为什么呢?因为种子都需 有栽培的过程才能结果,单纯的种子结不了果。栽培,也就是将种子下地,有了适合的水份、温度、阳光等等。这些条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事物出“因”到“结果”,也是如此,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,这个条件佛法中叫做“缘”。没有缘一切因只能停留有种子阶段,而不能成为“果”。世界万物都是由不同的因缘而产生出来的。因此,因果律也叫“因缘法”。这是“因果”的又一大特性,“因”必须要遇到“缘”方能产生“果”。“恶因”必须遇到“恶缘”方能产生“恶果”比如前世杀生吃肉种下了恶因,今世当得到多病短命的恶果,那么今生再杀生吃肉这就是恶缘,就能引发前世的“因”成为“果”,就会得到多病短命的报应。如果我们今世不杀生,就不会吃“恶果”,相反,得到今世不杀生的现“因”结现“果”,长寿健康报。
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能够及时应用,这样才叫真正的学佛。因此,学佛不要在口头上,画饼充不了饥,说饭不能饱。
 四、因果相续
“因”与“果”可以说永远没有起点和终点。我们随便举个例子:如吃早餐,拿起面包你就问,这面包的“前身”是什么?是面粉。面粉的前身来自小麦,小麦来自于春天种下的麦种,小麦种出自于以前的小麦种……,那是一个没有说穷尽的因因果果。再问它的将来,吃下去的一部分国人吸收消化,另一部分残渣被排出体外,变做肥料,果果因因成为没有终止的未来。这种因与果的关系,永远是前无尽头,后无终止。“相续”交替互为因果,也就是说由于一个因产生了“果”,这就是因果的又一个特征。果也是因,因也是果,它们既相续,而且也互为。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,那么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防备一个恶果成熟后,切不可叫他再相续成因,而再继续产生恶果。我们只要切断恶缘即可阻止了恶果的继续发生,使大祸转小,小祸转无。
五、三世因果
由于“因果相续”,前无尽头,后无终止。另一方面,从因遇缘到果报的成熟,时间长短不同。有的在当时,如人用手打到狗嘴上,当时就会见报应。还有的在死后,转世方才报应,还有的十世、百世还不见报应。但因果业报不会消失:“假使百千劫,所作业不亡,因缘会遇时,果报还自受,没有不受报的道理。我们在世上往往看到,作恶多端的人很吃得开,而做好事的人,却受欺负。实际上,恶人享福只是一时恶果未熟,再加上前世修的福大,还没有享尽的缘故。好人受罪是由好人做的善行力量太小,敌不过前世的恶果,使恶果先熟。因此,不能看到社会上好人受罪,恶人享福,便轻易地说,善恶无报。“恶有恶报,善有善报,不是不报,时候未到”。有一本《三世因果文》的小册子说的很好。善男信女请静听,佛言真语实非轻。今生富贵为何因?戒杀放生慈悲心。多病短命是何因?杀生害命食肉人。今生端正容貌好,廉虚礼貌爱语人。要求聪明多智慧。正信正见闻佛音。要求端正相貌好,香花供佛种善因。要求临终去极乐,信愿念佛有恒心。这一段“因果文”说出了前世、今世和将来,种因得果的关系。使人一见明了。但是,因果关系并非这样简单、固定。它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,不断的在变化。对于还没成熟的果,我们都可以改变,这就是学佛的好处,现世就右改造命运。运用有因无缘不受果的特性,在“缘”上下功夫,那我们的命运就可变好变善。
 六、一因多果
因果还有一个特点,就是一个“因”往往会产生好多个“果”。一个善行产生好多善果,一个恶事引发了好多恶果。我先举一个受恶果的例子:有这样一件事,王某与人争吵,怒而杀人,造成第一个恶果。事发王某被捕,至前途事业一笔勾销。每时二个恶果形成。因杀人偿命,依法判处死型。这是受第三个恶果。从因果上看,嗔心杀人必入地狱。临终怨恨嗔怒直接下入地狱。受第四个恶果。地狱出来时,再得人身还得受多病、短命脉、被人杀的报应。从上面的例子看,由于一个恶困,会产生好多个不可挽回的恶果。这些果报,有的报在当时,有的报在几天、几年、下世甚至十世、百世,恶报都不结束。我们做善事也是如此。又有这样一件事,有一位青年学生上街,路上遇见一位老人摔倒了,便把老人扶起来送到医院,还跑前跑后地照顾老人。老人脱离了危险,家属们也非常感激。学校知道了这件事,通报表扬他,同学们对他很赞叹。他毕业后,到某公司工作,公司的领导下巧是当年被救的那位老人的儿子。因此小伙子被公司大为重用。连连升级。一个纯朴善良的姑娘听说了小伙子的正直为人,又爱上他。就这样,一个善行(这种善行成了前世“善因”的“助缘”)又引发了众多的善果成熟。
       从上面的例子看,善恶报丝毫不爽,行善必招来善报,行恶必招来恶报。
七、业力大不过愿力
前文说到业烽之大,《地藏经》上也说:“业力甚大,能敌须敌,能深巨海,能障圣道”。可是业力现大,也大不过愿力。世界上唯有愿力最大“唐朝有位张善和,一生杀牛,临终地狱火现,群牛讨命。正巧遇一僧人告知念佛发愿,求生西方”净土。张善和不用香炉,手握香一把,燃香念佛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宋朝有位黄铁匠,一生命苦打铁,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日日念佛,临终身无病苦,站立往生。
这两位真是有智慧,一了百了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做了大菩萨,永远不在生死之中了。他们发出了求生西方的大愿,不但解决了现世的罪业,还灭除了多生多劫的生死之罪。由此看来,我们学佛最得力、最受用,还得说念佛求生净土。
念佛法门,更有殊胜之处。它是借助双重愿力一重是阿弥陀佛求生的愿力;另一重是我们发大气层往生的愿力。过去生中再重的罪过,只要我们念佛求生的心,念念不断,今生不造做恶业,现行的愿力抵住以往的业力,临终之时,我们念佛求生的愿力,感招了阿弥陀佛的接引愿力,使我们一下子超阶级出了三界,脱离了所有的“业缘”,往生了极乐世界,永脱轮回之苦。
八、罪业也可转消
我们修学佛法依仗三宝的加持力和忏悔的心力,右以使罪业转轻,或是消灭。《金刚经》中说“善男子,善女子,受持读诵此经,若为人轻贱,是人先世罪业,应堕恶道,以今世人轻贱故,先世罪业则为消灭。”念佛人也是如此,如果受讥毁和污辱时,能坦然外之,皆可来罪。《优婆塞戒经》中说:“如有修身、修戒、修心、修慧,定知善恶当有果报,是人能转重业为轻,轻者不受。若遭福田,遇善知识,修道、修善,是人能转扣世重罪现世轻受”。念佛精进时往往病业现前,即是一种转业观象,我们决不可生怀疑心、退却心,一定要正确对待,做忏悔想、偿债想。坚定信愿,更加精进,方能灭罪转业。《观经》中说:念佛一声即可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。由此可知,罪业是可转消的。佛法确实不可思议。

 

 

0.044975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