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的人以为有钱就会幸福,但是钱带给人烦恼痛苦的例子不胜枚举;所谓“人为财死”,盗匪杀人,不都是见财起意的吗?
中国大陆“文革”时,清算斗争的对象大都是有钱人,有钱人的痛苦遭遇有时反而比没有钱的人更多。
有的人以为有爱情最幸福;爱情很美,但爱情带给人的痛苦更多。社会上多少不幸的悲剧,都是源于“情关”难过;多少人为情所困,导致身败名裂,甚至于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,不都是因爱情而起的吗?
有的人认为有了名位就会幸福,名位可以满足人的雄心壮志,但一般人名位高了,往往不懂得普利大众,只知高高在上,反而失去了群众,甚至失去了自己。
金钱、爱情、名位,的确有可能带给人幸福,但要看如何调和。有钱,要会用钱,不要被钱所奴役;爱情要净化、升华,不能自私、染污;有名位,若能把众望所归的成就,再来分享大众,人我两利,岂不更好?
了解平等
有一只猫,捉到一只老鼠。老鼠对猫抗议道:“你是生命,我也是生命,大家应该平等相处,你怎么可以吃我呢?”
猫一听,没想到老鼠也懂得平等,还要求平等。那好,猫就告诉老鼠:“我就给你吃吧!”
老鼠说:“你是猫,那么大,我怎么吃你呢?”
“你那么小,既然不能吃我,那我就吃你了!”
老鼠默然!
佛教主张“人人皆有佛性”,这种本性上的平等。不过,理上虽然“生佛平等”,事上却有“因果差别”。因此,从本性上说,虽然人人皆得成佛;但在事相上,因为个人的福德因缘不一,就有圣凡之分。
真正的平等是立足点的平等,而非齐头式的平等。一场赛跑,每个人的起跑点都一样,但是枪声一响,大家奋勇向前,各人的速度快慢不一,彼此各凭本事争取第一,不能要求大家同时抵达终点,这才是真正的平等。
“平等”的主张可以消弭人世间的不公平;平等必须植基于人我互尊,要能不分大小、不分贫富,都要互尊,才能做到自他平等。事理都能平等才能带来世界的和平。
虚荣毫无价值
有两个人在吵架,吵得不可开交,旁边围拢着一群人,想替他俩劝解。
首先,一个装着金牙的人说道:“请你们不要吵了,让我来给你们陪个笑吧!”说着就咧开满嘴的金牙大笑起来。
这时,有一个脸上擦粉的人,很快地站起来,指着自己的脸说道:“请你们不要吵了,赏给我一个薄面吧!”
手上戴着金戒指的人,立刻握起拳来,在空中挥舞了一下,说道:“你们如果再吵下去,我就给你们一人一拳。”
脚下穿着新新皮鞋的人,说道:“你们如果还要再吵,我可要给你们一人一脚。”说着,撩起裤管,作势将脚抬了起来。
一个身上穿着新衣服的人,奋勇向前大声说道:“请不要再吵,一切都包在我的身上吧!”说着,拍拍自己的胸膛。
这一群看似排难解纷的人,实则想借机满足自己的虚荣。虚荣心毫无意义、毫无价值,但世间人常以此自欺。有的人用身外之物讲究名牌展现虚荣,有的人凡事爱出风头、喜欢受人赞美、经常吹捧自己等的等等,诸多浮华不实之事,都是虚荣心的表现。
只学会虚荣,不肯务实的做人做事,就如一棵没有根的树,是很容易枯萎的,又如一栋地基不稳的大楼,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。所以吾人应知,虚荣只是一时的,务实才是永久的。玄奘大师的“言无名利,行绝虚浮”,正是我们最好的学习典范。
幸福的真谛
为了得到幸福,非得从亲自去找幸福开始不可。
凡事顺遂并非就等于幸福,在追求幸福的途中,或许才是最幸福的时刻。
***
幸福绝非存在于目所能视的世界中,真正的幸福潜藏于目所不能视的事物中。
过着什么也不缺的生活的人,是无法了解何谓生活的幸福。
欲望愈少,愈能享有幸福的人生。
***
穷一生去追求幸福,你永远也无法幸福,即使手握着最爱的东西,也不觉得幸福。
***
愚者以为幸福在遥远的彼岸,聪明者懂得将周遭的事物培育成幸福。
***
在漫长人生经验中学习到的教训是:只有自己能给自己幸福。
在心中寻找和平的人,是最幸福的人。
虽然人生只剩下对未来的憧憬,仍然是一种幸福。
***
知足如点金石,可使接触的东西变黄金,就是幸福。
***
其实人生的前途,荣华富贵者不一定就永久快乐,贩夫走卒也不是一辈子劳苦。一个人只要心安理得,适如其分地做其“本分”事,既是幸福。
***
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,是人会微笑,因此有表情是为“人”最大的幸福。所以对徒众性格的培养,我的要求是将自己的“神”提起来,做个有活力的“神”。
原文
什么才叫欢喜?
吃好的,不一定欢喜,因肠胃吃坏了就欢喜不起来,
跳舞跳累了,打牌输钱了,都不会欢喜,
唯有从闻法中得到的法喜,从打坐、礼佛、禅定、结缘、赞美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欢喜!
生活中修行
修行,就是修正行为。衣食住行、行住坐卧之间,乃至做人处事、交友往来、举心动念、晨昏时空,都可以修行。
饮食三餐,美味可口,人之所欲;粗茶淡饭,也觉得别有滋味,这就是饮食的修行。
穿着衣服,庄严整齐固然需要,但是破旧败坏,只要清洁淡雅,也无不好,这就是穿衣的修行。
居住房屋,深宅大院,固然很好;简陋小屋,也如天堂,这就是居住的修行。出门有汽车代步,快速敏捷;无车无船,也能安步当车,这就是行走的修行。
做事勤劳负责,求全求成;做人诚实正直,求真求圆;交往情真意切,接物至诚恳切,这就是生活中的修行。
最近深有所感,提供几句话给大家参考——
“不急不急,安全第一”、“不急不急,礼貌第一”、“不急不急,谦让第一”、“不急不急,健康第一”、“不急不急,未来第一”、“不急不急,伦理第一”,凡事都“不急,不急,佛道第一”。
佛道不是特效药,在“不急不急”中去修行,才能成功。现在最要紧的是自我学习,因为学习第一,在学习上,要急,要急,要快一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