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佛教经典 > 星云大师:谈幸福——能忙能闲皆是福

星云大师:谈幸福——能忙能闲皆是福

来源:九华山圆通寺 日期:2012-05-19 08:47

礼貌与人缘  


一天要会见许多访客,有些客人向我合掌后,还会加一句:“大师!我能跟您握个手吗?”一天下来,不知握了多少次手。徒众送茶给我时,我竟然忘情地要伸手去握手,惹得大家都笑起来。

 

“握手”代表一种热情、一种礼貌,风俗起于十字军东征时代,那时敌我分别只有宗教信仰一项,所以敌我难分,两人握手是表示手中没有武器,不存敌意,那当然就是朋友了。此风俗一直流传下来,成为今天各地通行的见面礼了。


***

 

中国有句老话“礼多人不怪”,这个礼除表现在行动上,还表现在一套应对的语言上,例如,见面就问:尊姓、大名、贵庚、仙乡、尊翁、令堂、贵干、劳驾、多乘教诲、多蒙赐教。。。。。。等。大家都是“以礼相对”,不容易冲突。

 

在今日的丛林寺院里,来自于十方的衲子,也有一套丛林的用语,能使大家“口和无诤”的和平相处。例如:上下、法号、大名、令师、贵常住、礼座、接驾、法驾、告假、请开示、惭愧、晚学、大德、学人、不敢打扰、慈悲开示、慈悲原谅、您好威仪、您真亲切、您很发心。。。。。。尽管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,各有不同的性格,但是有了一套礼貌性的语言,彼此也就不容易起计较、不容易有争执了。

 

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之所以一言不合就相互争执,甚至大打出手,问题就在于没有一套“承受教诲”的语言,甚至一不小心就用了质问的语气,因而针锋相对,惹祸上身。

 

一个人,如能学习无诤的语言,例如:请、对不起、谢谢你、非常抱歉、非常惭愧、打扰你了、感谢给我学习的机会、我能为您服务什么吗?久仰大名、幸会幸会、多承关注、请多指教、岂敢岂敢、不吝指教等等。经常把这些客气、尊重的话语挂在嘴边,人际之间必然会泯去许多无谓的计较,必然会消除许多烦人的纠葛。

 

自古就有“一言兴邦、一言丧邦”的明训,讲话确是一门艺术,我不要求徒众个个都能言善道,但至少要应对得体,如果能在责备的话里带抚慰,批评的话里带赞扬,训诫的话里带推崇,命令的话里带扶掖,能抱着如此诚恳和平易的心境讲话,一定会到处有人缘。


***

 

“礼”是一种规律人们外在行为的规范,使心和行为、实质和形式达到调和,是人格圆满境界,故孔子常说:“恭而无礼则劳,愤而无礼则葸,勇而无礼则乱,直而无礼则绞。”故“礼”之用,以和为贵。

 

在团体中与人相处,知和而和,能“和”,才能和气、和平、和好、和悦、和顺、和祥、和衷共济、和气生财!

 

我常以四句话提供给大家,来改善人我之间的关系。

 

“初见三句话”,大家初见面讲三句好话,你好、大家好、今天天气很好。

 

“相逢一微笑”,大家见面时,面露笑容。

 

“争执一回合”,有争执时,只限一回合一句话,不要一直争下去。

 

“赞美要适当”,称赞人家要恰如其分。

 

    果能如此,人我关系定能和谐、改善。

 

眼睛以睡眠为食


有人说睡觉是生命的奢侈品,有人说睡觉是人生的必需品;

 

有人说睡多了会变钝,也有人说睡不够会变笨;

 

有人说睡觉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,

 

也有人说睡觉是为了打发多余的时间。

 

适当的睡眠是休息,休息是为了下阶段的精进。

 

人要吃饭才有力气;身体的结构,眼睛以睡眠为食。人,最好不要熬夜,经常熬夜成为习惯,当你想在正常的时间入睡,当然就难上加难了。难以入睡的人,都是因为生活起居作息无定,或者思虑过多、精神衰弱、妄想颠倒;假如我们忘记境界、忘记是非人我,一夜安稳,早睡早起,心思单纯,工作有序,那就不怕不能入眠了。


能忙能闲皆是福


有人说“能吃”是福,我说“能拉”也是福。

 

有人说“能睡”是福,我说“能醒”也是福。

 

有人说“能坐”是福,我说“能忙”也是福。


***

徒众每次跟我通电话,末了总要加一句:“师父!您不要太辛苦,早一点休息。”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有忙不完的事?

 

其实人生在世,总离不开工作,能工作也是一种福气! 

 

我总认为:

 

想要树立良好的形象,要工作。

 

想要获得事业的成功,要工作。

 

想要改善自我的生活,要工作。

 

想要知识学问的充实,要工作。

 

想要福国利民的成就,要工作。

 

想要他人接受的代价,要工作。

 

想要大家心里的赞美,要工作。

 

想要实现佛国的理想,要工作。

 

如果懂得忙里偷闲的巧妙,那也是一种情趣。

 

“忙里山看我,闲中我看山;

 

相似不相似,忙总不及闲。”


***

 

因为忙,每每在高速公路上利用行车时间稍作休息,睡睡醒醒、醒醒睡睡间,脑海里似乎有很多事情待办,可是一睁开眼,又觉得没有什么事,人家说“情到深处无怨尤”,这或许就是“事到多时自超然”吧!

 

超然的境界不是丢下不管,而是经过很多不平凡的经验积累,而这些经验是在失意时泰然,得意时淡然,有事时斩然,无事时澄然,处人时蔼然,能如此则凡事就超然了。
 

 

 

 

 

0.046366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