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修心 道修身》(一)——有得就有失,有失就有得
来源:九华山圆通寺
日期:2012-06-07 09:30
人的一生,不是得,就是失;有得有失的人生是非常自然的。
古时候,有个粗壮而个性鲁莽的下士和一位温文儒雅的读书人打赌
读书人说,只要这位侠士能一个人在一间暗房里呆上五年,他愿意把自己所有家产全都赠送给他。侠士爽快地答应了。
第一年因为寂寞难耐孤独异常,侠士不断地吼叫,,摔东西,脾气坏得吓人,但是他扔然坚持着不愿放弃。
第二年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,侠士向这位读书人借了一些书,从此他便以阅读消磨时间。
没想到侠士从此沉醉于经书的研读,自已感觉经书的博大精深。到了第五年,他开始静坐,思考人生的哲理。
到了第五年的最后一晚,已经大彻大悟的侠士决定放弃唾手可得的万贯家产,只留了一张字条在屋子里,上面写着,“进去出来”旋即不辞而别,开始了全新的人生旅程。
“进去出来”这四个看似简单却又无限深奥的字,是经由这个原本行事鲁莽的侠士,经历了五年的时间体悟出来的,是心灵的滋长及对生命的全新感悟。在他舍得放下的同时,生命于是也有了新的开始。
人生菩提
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,需要这种放弃的智慧。当你与人发生矛盾或冲突时,只要不是什么原则问题,你完全可以放以放弃争强好胜的心
理,甚至甘拜下风,就可能化干戈为玉帛,避免两败俱伤。比如,当你和家人发生摩擦时,如果放弃争执,保持沉默,就可以唤起对方的恻隐之心,能让家庭保持和睦温馨。
得失其实是一样的,有得就有失,得就是失,失就是得,所以一个人最高的境界应该是无得无失,忘怀得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