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修心 道修身》(八)——在生活中,要拿得起,放得下
来源:九华山圆通寺
日期:2012-06-15 08:51
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,便可脱凡;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,才可入圣。
一个信徒来拜访赵州禅师,因自已没有带礼品,于是十分歉意地说道:“我空手而来。”
望着信徒,赵州禅师说道:“既是空手而来,那就请放下吧!
”信徒不理解,反问道:“禅师,我没带礼品来,你要我放下什么呢?
赵州禅师立即回答道:“那么,你就带着回去好了: ”
信徒更是困惑,说道;“我什么都没有,带什么回去呢?”
赵州禅师回答道:“你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好了。”
信徒不解赵州禅师的禅机,满脑疑问,不禁自语道:“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呢?”
赵州禅师这才点化道:“你不缺少的东西,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!”
你没有的东西,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,”
信徒仍然不解,无奈地问道:“禅师,就请您直接地告诋我吧!”
赵州禅师也无奈地问道:和你饶舌多言,只可惜你没有悟性,
不过你并不缺佛性。你既不肯放下,也不肯提起,是没有佛性
呢?还是缺少佛性呢?”信徒似乎有所悟。
- 两个和尚赶路,遇到一个少女,被河水所阻,其中老和尚抱着
她过了可。他们又继续赶路,走了好久,小和尚指责他的同伴
:出家人不近女色,你怎么能抱她呢?那个曾抱少女过河的和
尚叹息:我早把她放下了,你怎么还抱着她呢?
人生菩提
心胸开阔的人,对待任何事情都能“拿得起,放得下”。
“放下”是两个简单的字眼,但要真正做到,却是一件不容易
的事。“放下”是一种觉悟,更是一种自由。如果不懂得“放
下”的艺术,我们就难免成为那个心胸狭隘而又怨气冲天的小和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