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佛教经典 > 《佛修心 道修身》(十三)——道不在于知与不知,道是平常心

《佛修心 道修身》(十三)——道不在于知与不知,道是平常心

来源:九华山圆通寺 日期:2012-06-20 08:33

众生无我,苦乐随缘,纵得荣誉等事,宿因所构,今方得之。像尽还无,何喜之有?得失随缘,心无增减。

赵州禅师原来姓郝,原本是山东曹州人氏。他有心向佛,于是决定出家,到安徽池州拜南泉为师。这天他来到南泉大师的住处,见南泉正仰卧在床上休息,他便静立在一旁等候。南泉一觉醒来看到身边站着个小伙子,便问:“你从哪里来?”赵州回答:“从瑞像佛院来。”南泉又问:“你曾看到瑞像吗?”赵州回答:“我没有看到瑞像,只看到躺着的如来。”听了这话,南泉很是惊讶,便坐起来问道:”你有何方高人教导?”赵州默默不语只是躬身向南泉施礼说:“天气寒冷,望师父保重!”说完便要离去,南泉觉得他十分有潜力向佛,于是拉他进了内室。没等南泉开口,赵州先问:“道是什么?”南泉坦然答道:“当你有‘要达到’的念头时,就有所偏差了。”赵州又问:“不过没有意念,又能如何见道呢?”南泉说:“道不在于知与不知,知是妄觉,不知却是麻木。真正的大道就犹如空空宇宙,渺如烟海,外在的是非观念又怎能约束它呢?听了这些话,赵州顿悟,于是决定剃度修行。

 

 

人生菩提


拥有一颗平常心,我们就不会因为自已的优越而傲慢,也不会因为自已的卑微而自责;有一颗平常心,我们就不会因为自已的一次成功而得意,也不会因为自已的一次失败而沮丧;做人做事能拥有平常心,就能学会从生活中的每一角落发现乐趣和意义。太刻意的寻找反而得不到圆满的成功。一切随意,反而收获更多。

 

 

0.045417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