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修心 道修身》(三十六)——说到就一定要做到,无论出现什么情况
来源:九华山圆通寺
日期:2012-07-17 08:53
诚不一,则心不能专;信不一,则言不能行。
《百喻经》上有一则故事:
从前,有个国王名叫乾夷,他为人忠厚,聪明能干,是个热心人。他对百姓的疾苦也非常关心,常常想尽方法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。因此,各地的老百姓都纷纷从四面八方来投靠他。
他的善行和为人虽得到众多百姓的拥护,却使得有些人极为恼恨。邻国有个修道的婆罗门,生性毒辣、心胸狭小,出于对乾夷王的嫉妒心,于是千方百计地想要害死他。
一天,他来到乾夷王住的宫殿前,对国王说:“陛下!您的恩泽遍及四方,无人不晓;有识之士,都赞赏您的伟大德行。您是否能满足我的愿望呢?”
婆罗门见国王欣然同意,阴险地笑了笑,接着又说:“陛下崇尚施舍,总是有求必应,现在我有一事相求。我要举行一次祭祀,已经是万物齐备,只差一颗人头,希望求得大王的头,来实现我的愿望。”
国王奇怪地问:“难道我的头有什么特别的,一定要有它,才能完成祭祀吗?你知道,没有头我就活不成了。这样吧!我有很多宝物,你要什么宝物,我就给你什么,要多少给多少,行不行?”
婆罗门摇头说:“我什么也不需要,只要大王的头。大王刚才以答应过,要满足我的愿望,您应该讲信用,遵守诺言。”
国王想了想,说:“好吧!请你等几天。”国王连忙下令,召集能工巧匠,拿出仓库中的珍珠。珊瑚等七宝,做了好几百颗与自己的脑袋一模一样的人头,又叫来婆罗门,说:“这些人头与我的人头一模一样,你把它们带走吧!”
婆罗门仍摇着头说:“大王,我来找您,并不是缺少钱财;您送这么贵重的礼品,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,我只要求您遵守诺言,把您的头交给我,别的我都不要。”
国王从来没有拒绝过别人的请求,更不曾料到婆罗门的真正目的,便决定要满足对方的要求。于是,他毫不犹豫地走到殿外,把头发缠在树上,说:“好!我将头施给你。”
婆罗门见时机已到,嗖的一声抽出腰刀,快步走向大树。这一切事情都被树神看在眼里,树神心中恨透了这个无耻的婆罗门,当婆罗门举刀正要靠近国王时,树神冷不防地用手猛力抽打婆罗门的脸颊,抽得他踉踉跄跄、连连倒退。婆罗门晕头转向,连刀也掉落在地上,无论他怎么尝试,就是无法接近大树一步。
婆罗门心知不妙,连刀也顾不得拿,仓皇地逃走了。
国王得到树神的保护,安然无恙地回到宫中。全国百姓听到这件事,无不拍手称快。
人生菩提
诚实守信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,是每个人的道德责任,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,它让卑鄙伪劣者退缩,让正直善良者强大。诚信无形,却在潜移默化塑造无数有形之身,永不褪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