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佛教经典 > 《佛修心 道修身》(八十一)——放弃执著心不是不思进取,而是要心态平和

《佛修心 道修身》(八十一)——放弃执著心不是不思进取,而是要心态平和

来源:九华山圆通寺 日期:2012-09-07 08:13

用执着和分别心去修行,再大的精进,也不会成佛。


深夜了,深远禅师发现小徒弟还在练功,便问:“徒儿,这么晚了,你怎么还不休息?”
小徒弟答道:“师父,我想打败师兄,所以必须勤奋练习。”
深远禅师说:“你师兄的悟性颇高,入门又比你早,他的武术境界比你高,恐怕你暂时是没法打败的。”
小徒弟说:“师父,我想,只要有恒心、有毅力、苦练习,我一定能超过师兄的。”
深远禅师摇了摇头,给徒弟讲了个故事:
有一天,龟和兔在草场上碰到了,龟一再强调自己恒心,说兔不能吃苦,只知道跳跃寻乐,这样下来,将来必无好结果,兔子笑而不辩。
“多辩无益,”兔子说,“我们来赛跑,好不好?就请狐狸大哥为评判员。”
没问题,龟自不量力地说。
比赛开始,龟四只脚作八只脚跑了一刻钟,才走出三丈远,兔子不耐烦了,且有点懊悔。“这个跳法,可不要跳到黄昏吗?我一天宝贵的光阴,都牺牲了。”
于是,兔子利用这些时间,去吃野草,随兴所至,十分快乐。
龟却在说:“我会吃苦,我有恒心,总会跳到。”
到了午后,龟已经累得不行了,走到阴凉之地,很想睡觉,休息一下,养养精神,但是一想昼寝是丧志表现,于是又奋勉前进。龟背既重,龟头又小,五尺以外的平地,便看不见,走得有点眼花缭乱了。
这时的兔子,因为能随兴所至,越跑越有趣,越有趣越有精神,已经跑到离路半里外的河边树下。看见风景清幽,也就顺便打盹儿。醒后精神百倍。却把赛跑之事完全丢在脑后。在这正愁无事可做之时,突然看见前边一只松鼠跑过,认为是怪物,一定要去追上它,看看它的尾巴到底有多大,可以回来告诉它的兔妈妈。于是它便开步追,松鼠见它追,便开步跑。奔来奔去,忽然松鼠跳上一棵大树,兔子正在树下翘首高望之时,忽然听到背后叫道:“兔弟弟,你赢了。”
兔回来一看,原来是评审员狐狸大哥,而那棵树,也就是它们赛跑的终点。那只龟呢,因为它想吃苦,还在半里外慢慢地往这赶。
讲完了这个故事,深远禅师意味深长地说:“出家人首先要放弃的就是执着心,这不是让你不思进取,虚度光阴,而是让你量力而行,保持心态的平和。”


人生菩提
生活中常有这种凡事好逞强的人,虽然他们的目标根本不能实现,但心里却极不服气。他们对明知不可能的目标挑战,枉自伤害自己,增加自我的无力感和挫折感。这种挫折感导致自信的丧失,且连续的失败、挫折对将来的伤害也很大。因此,平时做事应量力而行。
 

0.043137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