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佛教经典 > 星云大师:智慧法语

星云大师:智慧法语

来源:九华山圆通寺 日期:2012-05-25 08:22

静,才能拥有禅心,才能通达,才能和圣贤交流,宁静才能致远。    

 

读书就是为了增加能力,训练也是为了增加能力。乃至修行、磨炼,都是为了增加能力。别人的帮助,因缘的助成只是外力,最重要的要靠自己,求天、求地、求人,都不如求己。

 

力量来自于五种:信心,精进,正念,定力,智慧。

 

“信心”不怕挫折,“精进”犹如充电,“正念”不入邪道,“定力”肯定自我,“智慧”引导一切,有了这些,就是我们最大的能力。     

 

受骗的人,大都是因为贪心;贪心,才是受骗的最大原因。    

 

人生最大的愚事,是自己骗自己。不能认识自己的居心动念,不能认识自己的因缘关系,“不知为知,不明为明”的自我伪装。虚张自己的条件,护短、恕己,都是自欺欺人、骗人骗己。

 

如何从蒙骗中解脱出来呢?唯有放弃虚妄、贪图,回归自我的真实面目,才能不骗人,也不为人所骗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山水是天地间大自然的宝藏,心灵中能有山水、生活里能有山水、人情里能有山水;依山傍水的人生,必定能够惬意安然,美不胜收。

 

“加持”,就是增加心灵上的力量,心灵上的感受,这种力量来自信仰,或是他人的思想、慈悲、精神力。

 

人在脆弱的时候,特别希望获得加持,也就是需要别人的帮助,所以亲人朋友的帮助,甚至一句安慰、鼓舞的话,让人重拾信心,就是加持。

 

加持,要施者、受者彼此有沟通、有交流,尤其要有信心、有诫心、有谦虚的心,才能受用;傲慢的心得不到加持,无法受用。         

 

能静心的人,心灵自有花园。

 

能思维的人,自能见及真正的价值,则不为妄表相惑,也不会在人生里制造些随时流转,随业流转的垃圾了。

 

灵感不是天外飞来的,灵感是平时苦思、揣摩、经营、酝酿、研讨……成为习惯后,才会发生的。如果不经过自我的努力,那会突有灵感呢?

 

灵感就是心灵的花开放了,心灵的灯突然亮了,灵感是专心而来的,灵感是对某件事的起悟,灵感也是心和外境接触后,久久在心中的东西忽然起用了。

 

你要灵感吗?还是从凡事用心开始吧!        

 

思想到了极致,就是开悟。当初佛陀的悟道,也是经过苦思冥想,才能悟出宇宙人生的道理,而得了然于胸;因此有人说,佛陀是宗教家、教育家、慈善家,其实佛陀更是一位大思想家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现代的学校教育,普遍不重视思想的启发,只重视程式的教授。程式是固定的模式,思想是灵活的运用,能够思维会意,做事才能灵巧,做人才能通达。

 

胡适之先生曾说:“大胆假设,小心求证”;假设就是思想,求证就是实践。自然宇宙,不竟然就是我们现在所认识的样子,它必定有更深广的境界,有待我们去思维探索。

 

佛教的真理,用两个字表达,是“缘起”;用一个表达,是“空”。 

 

所谓“有即是空”;房子“有”,但是房子会坏,坏了不就“空”了吗?电视机里的节目“有”,但是电视机关了不就是“空”了吗?难怪佛教说“空有不二”。

 

“空”的道理是宇宙的真体,“空”的生活就是美妙的生活。人如果要享受“空”的美妙生活,就先要把自己的心胸扩大成为“虚空”。

 

“空”是宇宙万有的本体,不会为万物所坏,我们的生存就要信仰“空理”。

 

只要吾人心中有慈悲、有智慧,“妙有”就可升华为“真空”;只要心中有社会、有大众,“真空”就能发挥出“妙有”,这就是“空”的真理。 

 

朋友之交,重要的是相互了解、相互帮助、相互切磋、相互原谅。所谓“友直、友谅、友多闻”;

 

朋友,最好不要有金钱往来,彼此只在道义上结交、在知识上结交。

 

凡事不看两面的人,喜欢听“片面之词”,这是不懂得公理。   P70

 

歪理、邪理,实在是可怕!佛教讲“真理”,真理必须有条件的限制。一句话,有理没有理?一件事,有理没有理?就看你这一句话,这一件事,有普遍性吗?有必然行吗?有平等性吗?有永恒性吗?合乎这许多的条件,就叫做真理;不合乎这许多的条件,就是歪理、邪理。       

 

慈航法师曾一再强调“大器晚成”,这意思是说,青年不能太早出头,要慢慢的养精蓄锐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凡事拖延缓慢,不管人也好,物也好,总会被淘汰的。   

 

人,到底有没有命运?有!因为有善恶因果,怎么会没有命运呢?人的行为造作,就有各种的业报怎么会没有命运呢?不过,命运不是定型的,修善、修福,都可以改变命运;一个念头,也可以改变命运。     

 

命运不必人算,自己就算得出来。“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来世果,今生作者是。”三世的命运不都尽在其中了吗?改变命运,要先改变我们的行为、习惯;习惯养成一个人的性格,因性格做出各种善恶之事,而改变一个人的命运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价值不是一时的,要有未来性;价值不是光看表面的,要有内在潜力。在人生的棋盘上,怎样创造自己的价值,怎样营造生命的光辉,就有待我们重新估定价值了。

 

“如何才能看清全盘?”

 

“理想高、眼光远、心胸宽、脚步稳、无私无我,就能看清全盘。” 

 

突破的人生是向前进的,看破的人生是向后退的。前面有前面的世界,后面有后面的世界,可是心里总要心甘情愿的接受一个愿意向前,或者愿意后退的世界,否则既不积极突破,又不能消极看破,身心如何安顿呢?

 

 

0.045051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