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修心 道修身》(七十四)——无须为自己的优势得意忘形,也无须为自己的不足耿耿于怀
来源:九华山圆通寺
日期:2012-08-30 08:12
直下承担,所谓心、佛、众生,三无差别。
唐朝时候,唐肃宗向慧忠禅师问候,禅师却对当朝皇帝视而不见。
肃宗有些不高兴地说:“我是一国天子,大师怎么连看也不看我一眼?”
慧忠禅师反问道:“皇帝看到眼前的虚空么?”
肃宗说:“看到了。”
禅师又问:“虚空什么时候对你眨过眼呢?”
慧忠国师感激为他服务30年的侍者,想对他有所报答,帮他开悟。
一天,慧忠国师呼唤一声:“侍者!”侍者立刻回答:“国师!要我做什么?”“不做什么。”国师无奈地说。
没过多久,国师又叫:“侍者!”侍者又立刻回答:“国师!要我做什么呢?”“不做什么!”慧忠国师又无奈地说。
这样反复进行了许多次,国师对侍者改口叫:“佛祖!佛祖!”侍者十分不解地问道:“国师!您在叫谁啊?”国师没办法,就直接对他说:“我在叫你啊!”侍者不明白地说:“国师,我是侍者不是佛祖呀!”
国师叹气说:“你将来可不能怪我辜负你,其实是你辜负了我。”侍者强辩道:“国师,无论如何,我都不会辜负你,你也不会辜负我。”国师回答道:“事实上,你已经辜负我了。”
人生菩提
社会虽有分工的不同,以及身份地位的差异,但是从生命的角度来说,都是完全平等的,每个生命个体都是一种存在状态,都有各自的优劣长短,无需因自己的优势得意忘形,也犯不着为自己的某种不足而耿耿于怀,尊重自我,不卑不亢与别人交往,做到平等与他人相处,才能真正洞彻生命平等的真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