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佛教经典 > 《佛修心 道修身》(一百一十五)——你怎样对人,别人就怎样对你

《佛修心 道修身》(一百一十五)——你怎样对人,别人就怎样对你

来源:九华山圆通寺 日期:2012-10-20 08:36

不妄念,不欲求,爱生救生,善莫大焉。


智源和尚在路途中遇到一群强盗。他们把他的衣服剥光,把他抛在凛冽的寒风中。
一个过路人乘车路过他身旁,智源和尚向他诉说自己的遭遇并且恳求帮助。过路人十分同情地回答:“我可怜你,我也情愿把我所有的一切都给你。不过,请你不要请求别的效劳,因为你的样子使我太难过。你看,那边有人过来了,请你把这只钱袋给他们,他们会帮助你的。”
智源和尚答道:“谢谢,不过,如果人道的义务需要这种苦难,那应该也有力量正视苦难。你的整个钱袋不如你付出微小的努力。”
第二个路人出现了,智源和尚又提出了自己的请求。对这第二个人来说他的钱是很珍贵的。但他任然想要旅行人道的义务。他说:“如果帮你,我就浪费了时间。我就错过了赚钱的机会。如果你支付我所失掉的那些钱,那我就背你离这里一小时步行路程的修道院去。”
智源和尚答道:“这是个极其理智的决定,但是应该说,你的甘愿效力使你花费不大。你看,那里来了一个骑马的人,他会给我帮助,你却为钱出卖这种帮助。”
第三个人停下来了,智源和尚对他重述了自己的遭遇。在听了叙说以后那人沉思一会儿,自己作了一番思想斗争。最后他说:“我很难离开我的外套,它是我硕大身躯的唯一保护,也很难给你留下我的马,因为我已经十分疲倦了。但是义务命令我帮助你。你就坐在我的马上,裹在我的外套里吧——我把你送到那会给你帮助的地方去。”
智源和尚回答:“善良的人,谢谢你的好心,但是你自己也境遇窘迫,不应该为了我再吃苦,你看,那里走来了两个强壮的人,他们会给我帮助,你太难了。”
这时又有两个过路人走到智源和尚跟前并且开始询问他的不幸,智源和尚刚一说话,他们两人 就惊讶地叫起来:“这是他!这正是我们一直在找的那个家伙。”而智源和尚也认出了他们,并且惊讶而愤怒起来。
他明白,他们认出他是它们恳求过的仇人,还是造成他们不幸的罪人,他们追赶他是为了向他讨还血债。他说:“让你们的愤恨和抱负如愿以偿吧,我只能从你们那里指望得到死。”
“不,”其中有一个人答道:“为了让你知道我们是谁和你是谁,把这件长衫拿去穿上吧。我们两人一起架着你,把你带到那能帮助你的地方去。”
智源和尚深受感动,感叹起来:“啊,宽宏大量的仇人,你使我感到羞愧,你解除了我的怨恨!请让我拥抱你,并且以真诚地宽恕完成善行吧!”
那人冷漠地回答:“安静些,朋友,不是因为我想给你帮助,宽恕你,而是因为你遭到了不幸。”
“那请你把自己的衣服拿回去,”智源和尚高声说着,从自己身上脱下了衣服,“听天由命把,死了,总比成为接受傲慢仇人救命之恩的人好些。”
他站起来并向出发赶路,然而这时第五个过路人走到他眼前,这个人肩上挑着沉重的担子。
智源和尚向:“我已经这么多次受骗了,而这个人不像是那种想帮助我的人,就让他从旁边过去吧。”
过路人发现智源和尚后,立刻放下自己的担子,他冲动地说:“你看,你受伤了,也没有理气力。最近的村庄也很远,在勉强走到村庄之前,你会因为流血过多而死亡的。趴在我的背上吧。我会很快动身上路并把你带到村庄。”
“你的担子怎么办呢?那你不得不把担子丢在路上。”
“我不知道,也不想这件事。”挑担人说,“我只知道,你需要帮助,我有义务给你帮助。”


人生菩提
善待他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。任何一个人的存在,都是以别人的存在为前提,为条件的,一个人只有善待他人,自己才能存在,才能做成人。
善待他人能较好地推动人们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合作,做成做好各种事情,能较好地促进人们同心协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,从而使每个人都感到温暖和快乐。

0.046426s